如何做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?
2021-08-19 14:12 贏家偉業 11115次閱讀
前沿
知識產權是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,對企業成長、促進經濟價值有著重要意義。知識產權保護是直接有效防止企業價值被侵權的手段,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成本、建立內外部知識管理制度、強化知識產權運營技能等方式,避免知識產權糾紛,保護自身企業的核心。 今天,小編與您一起探討下,中小企業如何做好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營。 (圖片來源于網絡) 01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.普遍存在“貼牌”生產 由于歷史的原因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較少,大多數產品定位在初級產品,普遍存在著“貼牌”生產的情況,這勢必給某些惡意侵權者提供了可乘之機。失去主打產品,自身的商品被淡化,以及開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逐漸喪失,制約自身的長遠發展。 2.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 在我國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,大部分企業沒有申請專利,60%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,而民營企業的比例更低。盡管近兩年我國企業專利申請量大幅度上升,但是大多限于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,而且在國際市場獲得的專利數很低,與發達國家以及與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相比,存在著分布面不寬,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。 3.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 企業雖然有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機構,但多為其他部門兼職,不少企業重視對職工生產技能的培訓,而忽視對職工的知識產權教育,對開發知識產權的獎勵也沒有明確的規定。許多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經營規模較小、管理不規范的情況。 4.缺乏有效知識產權預警機制 企業面對頻繁發生的專利被非法濫用的案件、爭端,都明顯表現出準備不足,缺乏有效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等問題。 大量的中小企業往往從眼前的需要出發申請注冊商標,只有較少的中小企業為防止搶注與日后業務擴展而使用保護性注冊。 (圖片來源于網絡) 02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1.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競爭力 對中小企業而言,獨立研發和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但是,一味模仿,中小企業必然難以做強。 企業應依據自身實際,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,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競爭力,還可以通過產業升級,向科技型企業轉變。特別是中小企業,只要看準了機會,易于向科技型企業轉變。現在的信息技術、生物技術、新材料等行業非常多,前景都非常廣闊,只要有合適的技術人才及資金就可以發展。 2.知識產權保護措施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銜接 針對現已開發或準備開發的產品進行專利權、著作權、商標權等方面保護措施的作全面策劃,并體現在注冊、經營、合同、勞動合同等各方面,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銜接。 對于新產品開發中的設計、程序、新產品配方、制作工藝、實驗方法,對于與新產品經營密切相關的具有秘密性質及具有經濟價值的信息,包括客戶名單、貨源情報、產銷策略、財務狀況、招標中的標底等,倚重法律和日常管理,兼以經濟手段加以保護。 此外,全面策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措施,應包括商業秘密、專利、著作權、商標以及反不正當競爭等多種法律保護手段的妥當衡接,找出最適合市場情況的法律保護手段與策略,并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。 3.建立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 以專利為例,專利預警機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,即信息情報收集機制、分析處理機制和告警機制。 以專利的跟蹤、預警與監控工作為例,一是對已授權專利,應嚴格執行專利法所規定的為維護專利所必需的各項措施。二是評估對手或合作伙伴的授權專利,也應區別對待,區分可自己開發或合作開發的技術、可以參與競爭的技術,值得購買技術等。并安排專人進行信息搜集,及時發現他人提出的可能損害本單位利益的專利申請,及時向專利局提出意見,對已授予專利權的,要請求專利局撤消該專利權或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無效。三是密切關注國內、國外同行業中是否有擅自使用本單位專利技術的情況,一旦發現,立即采取措施,制止對方的侵權行為。 對專利的申請、授權、糾紛以及貿易中的專利現狀、發展趨勢進行跟蹤和調研分析,制定知識產權預警預案。 4.強化防范意識與法制建設,遏制惡意侵權訴訟 惡意訴訟是近年來發生在知識產權訴訟中的特殊現象,是當事人基于惡意,為追求不法、不當利益或達到其他非法目的提起訴訟的違法行為。知識產權惡意訴訟之所以被提起甚至得逞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制度尤其是訴訟法律制度存在缺損造成的。 (圖片來源于網絡) 03 中小企業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簡便途徑 1、申請專利權 (1)企業開發生產新產品前,應首先進行專利檢索,在本企業擬開發的產品技術沒有他人申請專利時,才能使用或確定申請專利。 (2)企業侵犯了他人(企業)的專利權后,應首先積極主動地與權利人進行協商解決,盡可能地不讓對方把自己告上法院。當協商解決不成時,可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給予調處,在專利管理部門的主持下,達成調解協議是最理想的解決辦法。 (3)企業發現自己的專利權被他人侵權后,也應首先找侵權人進行協商解決,并通知侵權人停止侵權,同時索要因侵權造成的損失和技術使用費。協商不成時,應先到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請求給予調處。 (4)當專利侵權糾紛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處不成時,擁有專利權的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。 2、商標權 (1)企業使用商標時,應首先進行查詢檢索、注冊登記,以免侵權行為的發生。 (2)當企業商標侵權或被侵權發生時,雙方當事人應主動協商解決,或者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,協商不成時,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。 (圖片來源于網絡) 04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國家政策 1.扶持小微企業創新發展 支持創新成果在國內外及時獲權。完善專利審查快速通道,對小微企業亟需獲得授權的核心專利申請予以優先審查。小微企業在海外快速獲得專利權。 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。建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需求調查制度,深入開展專利價值分析服務和政策宣講,鼓勵小微企業以質押融資、許可轉讓、出資入股等方式拓展知識產權價值實現渠道。 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。
完善專利資助政策。積極探索推進小微企業專利費用減免政策,支持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。加大對小微企業專利申請資助力度,推動專利一般資助向小微企業傾斜。
2.完善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社會化服務
加快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。完善對小微企業創業輔導、管理咨詢、投資融資、人才培訓、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知識產權服務功能。
發揮知識產權社團組織作用。鼓勵知識產權行業協會吸收小微企業入會,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制定行業標準、開展行業自律、調解知識產權糾紛、規范市場秩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,切實維護小微企業合法權益。
調動和優化配置知識產權服務資源。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服務規范、服務評價和激勵機制,引導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質優價惠的專業服務。
3.提高小微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
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。
做好知識產權優勢培育工作。
加強專利信息利用。
提升知識產權實務技能。
鼓勵專利創業創新。
4.優化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發展環境
扶持知識產權服務業小微企業發展。
推進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。
營造良好輿論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