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動互聯網未來幾年如何發展 國家提出了這幾點意見
2018-06-10 16:49 9721次閱讀
近幾年來,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,中國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的關系愈加密切;為此,國家更是站在決策者的角度,將移動互聯網定位為“創新發展新領域、公共服務新平臺、信息分享新渠道”。
最近,新華社全文發布了由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》(下文簡稱“意見”)。意見的內容涉及到市場準入制度、4G 網絡覆蓋和 5G 發展、前沿技術研發等諸多方面,可以從政策角度一窺未來幾年移動互聯網將如何發展。
簡政放權 先照后證
簡政放權其實是近年來國務院在諸多領域一直努力推行的政策;具體在移動互聯網上,“意見”強調的是進一步取消和下放相關行政審批事項,加快落實由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。也就是說,未來在移動互聯網的相關創業項目中,創業者可以先向工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,再到行政許可審批部門辦理許可審批手續。
“意見”還表示要在市場準入、電信業務分級分類管理、業務備案評估等制度方面大力建立健全;同時還將引導多元化的投融資在市場中發展。
電信基礎設施發展升級
電信基礎設施作為移動互聯網覆蓋的基礎,也被重點納入到“意見”中去;其中主要強調的是覆蓋面的問題。未來將推進 4G 網絡在城市地區深度覆蓋,農村地區逐步覆蓋,以及在貧困地區優先覆蓋;根據工信部在 2015 年 12 月發布的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,預計到 2018 年 4G 網絡全面覆蓋城市與鄉村,80% 以上的行政村實現光纖到戶。
除了 4G 的普及,“意見”還指出將加快民航客機、高速鐵路、城市交通等公共場所無線局域網的建設,并會帶動商業服務場所實現無線局域網覆蓋和免費開放。除此之外,5G 技術研發、網絡資費合理下降、開放民間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、允許用戶攜號轉網等內容也被列入關注范圍。
前沿技術的發展與創新
在技術方面,“意見”重點強調了移動芯片、移動操作系統、智能傳感器、位置服務等核心技術的成果轉化,技術布局方向為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、增強現實、微機電系統等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意見”還強調了技術開源的問題,要求“著力提升我國骨干企業、科研機構在全球核心技術開源社區中的貢獻和話語權,積極推動核心技術開源中國建設”。
“意見”還鼓勵企業成為研發主體、創新主體、產業主體,組建產學研用聯盟。另外,IPv6 演進、物聯網建設成為受到重點關注的項目方向。

中小微企業的發展
在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的口號之下,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。“意見”指出,要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、國家創新基金等的引導扶持作用,在稅費上予以減免,在信用擔保、融資上市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予以支持。
在處理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關系上,“意見”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和大型互聯網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,通過開放平臺、共享資源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;禁止大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破壞競爭秩序。

信息服務惠民和網絡扶貧
對于如何通過移動互聯網實現惠民,“意見”認為要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在保障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,推進民生保障服務領域的政府數據對社會開放,重點推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交通、旅游、教育、醫療、就業、社保、養老、公司、司法等便民服務。
網絡扶貧方面,除了網絡覆蓋,還將鼓勵電信企業針對貧困地區推出優惠套餐,推出“人、機、卡、號”綁定業務。在具體的服務方式上,將著力于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、鄉村旅游、生產指導、就業服務、技能培訓等幾個方向,其中以遠程醫療服務、在線教育培訓為重點。